王保星 | 博士研究生基础厚植与博士学位论文创新
DOI:10.16298/j.cnki.1004-3667.2020.07.03
摘 要
● 创新已经成为我国当下博士生教育和博士学位论文指导的主题追求。在博士研究生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厚植博士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基础和学科通识基础,既是提升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创新水平的现实事务,也是确保博士研究生未来学术职业生涯保持创新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关键词
● 创新;博士生教育;学位论文;专业基础
创新已经成为当下我国博士生教育的主题追求,并已贯穿到我国博士生或考试或审核的招生审查、课程设置与教学、科研实践训练、博士生学位论文选题写作以及学位论文答辩等博士生教育的环节和活动之中。现结合本人的博士生指导实践,就博士生培养中的专业基础与通识基础厚植、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创新,谈几点认识。
一、博士研究生专业基础厚植的必要性及实施原则
(一)专业基础厚植的必要性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在博士生指导与教育实践中,厚植博士生的研究基础,既是指导博士生顺利完成课程学习任务的必要内容,也是在有限的学习时限内提升博士研究生研究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博士生的专业基础如何,不仅决定着其攻读博士研究生学位期间研究性学习的质量,影响博士学位论文创新的水平,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博士研究生未来学术生涯的水平和高度。
一般来说,通过或考试录取制、或申请审核制被录取为某一专业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已经为从事相关专业的深度学习和专业研究做了相对充分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基础准备。一些具有相当工作或专业实践经历,或已在某一专业领域取得一定成就的博士生研究生,更为关注开展具体的专业问题探究,相对容易忽略专业知识基础的进一步完善,似乎专业知识基础已不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加之当下我国部分院校有关博士研究生学习与评价体系中强调学术论文发表,明确规定将发表不同数量不同级别的论文作为满足博士论文答辩资格或学位授予资格审查的刚性要求,进一步强化了博士研究生的论文发表意识。
作为博士研究生的一项学业或学位授予资格考核要求,要求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升而言,有其必要性。但若引导或指导不当,或者将学术论文发表数量与博士学位授予资格审查联系起来,则是当前需要破解的问题。研究生若不能正确处理专业知识学习、科研素养提升与论文发表的关系,可能更多地从方便论文发表的角度,而不是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准备基础,从进一步完善夯实自身专业知识基础的角度阅读相关专业文献。多发论文、快发论文以满足相应的学位资格审查要求成为第一要务。再加上在研究生就业或求职的过程中,用人单位也更多地以研究生学术论文发表情况作为是否聘用或录用的“硬条件”,“要么发表,要么出局”,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博士研究生学业生活的第一法则。个别博士研究生抢抓热点问题,热衷于作“短平快”式的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文献阅读的浅层化、碎片化及功利化现象突出。当前,破除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资格审查或学业评价中的“唯论文论”,解除论文发表与论文答辩或学位授予资格审查之间的刚性联系,将论文发表作为一项鼓励性而非强制性、形成性而非终结性的学术评价要求提出,建立更为多元的能够充分反映不同学科特点的学术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博士生将主要精力放在专业基础的厚植事务上,需要引起决策者与指导教师更多的思考。
关于博士学位授予资格,《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从三个层面作出规定:一是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二是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三是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其中“基础理论掌握”上的“坚实宽广”要求和“专门知识”上的“系统深入”要求,均指向研究生专业基础的厚植,表明博士研究生只有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才能为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和在科学或学术上做出创造性贡献奠定理论和专门知识之基础,同时为博士研究生在完成学业步入职业岗位后具有可持续性、可拓展性且不断提升的科学研究能力提供了基础。
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博士研究生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内容即是开展研究性和创新性的学习与探索活动,而“创新性”绝非研究者“灵光闪现”的结果,而是研究者基于自身较为丰厚扎实且富有深度的专业知识,就学科基础理论问题、社会教育实践问题开展深入研究的结果。
(二)博士研究生专业基础厚植的实施原则
作为一项普遍性的学习要求,在具体到每一位博士研究生的时候,我们在不断探索的基础上,逐步积累起厚植博士研究生专业基础的两项基本原则,即“因材施教,注重引领”。
所谓“因材施教”,就是在课程教学和研究生日常学习指导中,尽可能以查阅学生档案、访谈讨论以及细致观察等手段,全面了解每位博士研究生的学科基础、专业背景、学术志向、知识结构、科研能力等各方面的情况,进而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譬如对于非教育专业出身而又有志开展西方大学史问题研究的博士研究生,在制订培养方案或指导计划时,我们一方面建议补修《西方大学史》硕士研究生课程,同时在《西方教育哲学问题研究》和《西方教育史研究专题》课程内容设计上,注重体现希腊城邦哲学与西方古典教育、中世纪教父哲学、经院哲学与中世纪教会教育、经验主义哲学与近代科学教育、理性主义与现代教育等能够体现外国教育哲学基础的重点内容,拓宽学生的学科知识视野。同时,基于相关高等教育名著的阅读与讨论,聚焦西方大学历史演进、哲学基础、大学理念、学术专业、大学治理等专题进行深度研讨。
在引领博士研究生实施文献深度阅读和课程教学中,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注重向学生提供一个较为广博的知识图景,注重对学科知识作谱系学的展示和阐述,注重向学生介绍某一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和问题来源的学科基本面,引导学生在阅读中逐步实现对相关专业问题的知识还原和历史拓展,如对“大学学术自由”问题,不但引导学生从科学研究活动的特殊层面认识“学术自由”内涵及其对现代教师职业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意义,还注重从思想自由、信仰自由与学术自由的理论联系、大学学术自由与中世纪大学作为一种学术行会的历史联系、大学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以及科学研究活动结果的非预期性和试误性特点、学术自由理论与学术自由制度建设的关系、历史和现实中的学术自由案及其判决等层面实现深化性和延伸性理解。
所谓“注重引领”,是指在博士研究生学习指导实践中,引领学生立足学科前沿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现实的教育问题保持敏感性,具有运用学科基本理论理解、分析和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主动性。如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推进以来,高等教育发展步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如何在高等教育实现规模扩张的同时保障高等教育质量,成为国内高等教育亟待理清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为回应这一需求,注重引领学生首先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中世纪大学发展以降人类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结合美国学者克尔在解释“多元化巨型大学观”时,曾就有关人类大学(观)的演变历程所作的描述:“‘大学观’是一个居住僧侣的村庄。‘现代大学观’是一座城镇——一座由知识分子垄断的工业城镇。‘多元化巨型大学观’是一座充满无穷变化的城市。”从历史与理论相结合的视角,阐述高等教育实现从精英化向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的迈进所具有的教育民主化意义,阐明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本内容,辩证分析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与内涵式发展的对立与统一关系,理解构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之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命线意义。
二、博士研究生学科通识基础的强化
“直从萌芽拔,高自毫末始”。在夯实博士研究生专业知识基础、提升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还需要重视强化博士生的学科通识基础。这不仅是教育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学术发展的必要要求,也是包括高等教育学在内的博士生研究生学科素养提升的重要内容。
就教育史专业外国教育史方向的博士研究生而言,学科通识基础的强化,具体表现为形成对外国教育史、包括外国教育思想史和外国教育制度史的整体认识。为实现此目标,我一般都会建议学生精读我国著名外国教育史专家吴式颖先生为十卷本《外国教育思想通史》所撰写的“总序”长文,吴式颖先生在“总序”中强调,通过“研讨外国教育思想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分析和评价各个时代最重要的教育思潮和教育思想流派,阐述各时期外国教育思想家和教育家认识教育现象、解释教育问题、探讨教育客观规律的得失”。通过系统梳理和回顾人类教育思想演变的历史,吴式颖先生强调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是教育思想得以萌生和发展的源泉,人类的教育活动必须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各种文化和教育观的交流和融合是教育思想发展的动力,教育思想的发展需要从科学、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汲取营养。这些有关人类教育思想发展的认识为学生准确把握阶段性或主题性的人类教育历史实践提供了指导,也为观照现实教育问题提供了思想基础。关于外国教育制度史的了解,则推荐学生精读我国著名外国教育史专家滕大春先生主编的六卷本《外国教育通史》。
博士研究生学科通识基础的强化,还表现在博士研究生要有意识突破学科专业的藩篱,阶段性或暂时“弱化”对自己所学习学科的忠诚,适当“跨界”和适度“越界”,将阅读目光投向相邻和相关学科领域。如教育史专业外国教育史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应阅读世界历史、西方哲学、西方文化、宗教神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众多学科领域,在寻求教育与历史、哲学、宗教、心理学之间历史联系的过程中,对教育历史问题的当代社会价值和可为解决社会现实教育问题提供借鉴的教育历史经验作综合思考,既有对于教育历史的原点式追问,又有对于教育现实问题的历史性追溯;既有教育历史进程的梳理,又有对于关键教育问题的历史阐释。要善于将现实教育理论或实践问题植入人类整体教育变迁的大历史之中加以解析,对教育问题实施发生发展历程的“档案式”考察,凸显教育问题在其成长的历史中所接受的社会馈赠,彰显教育如何以人的培养,无论是人发展层面的心智成长、洞察力提升,还是依据个人意愿和兴趣投入未知领域探索的内在目的完善,来成功回应社会需求进而赢得社会认可的教育成长史。同时,引导学生养成有益的探索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的学习习惯,因为社会政治体制、经济生产方式、文化传统以及宗教信仰体系等对教育的演变无时不发挥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单就教育自身的考察难以较好地完成教育本质认识这一任务。为理解教育历史的要义,有必要准确把握教育发展的主线和主题,关注教育的历史属性和社会属性,构建必要的学科通识基础体系。
教育史专业外国教育史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学科通识基础的强化,还表现在指导学生在教育史学理论、研究方法等层面不断积累。教育史是已经过去的教育实践或教育理论,是已经具有客观性的人类教育活动留存于过去的存在。人类教育实践在时间维度的延续和空间维度的拓展,成就人类教育历史的整体画卷。然而,关于该画卷的价值意义,以及描绘该画卷的有效方法等,则是需要即将全身心投入教育史学习和研究的博士研究生们加以关注的学科通识基础问题。
就高等教育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而言,欲形成对当前高等教育实践的深入认识,有必要追溯人类高等教育发展的全部历史。高等教育不但不能回避自己的历史,恰恰相反,高等教育机构总是在继承传统中通过革新以适应新的社会需要。“历史的研究也就是要提供种种比较,帮助理解当前:用过去大学的概念来阐明今天大学的概念;早先几个世纪大学的衰弱和复兴也许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今天大学的衰弱和明天大学复兴的可能性。”
高等教育学学科通识基础的强化,还可以通过指导博士研究生了解梳理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史和学术史而逐步实现。引导博士研究生了解该学科的学术史和学科史及国内外发展状况,把握该学科国内外学者重点关注的问题。通过关注重要的国际学术协会和组织的年会主题,搜集阅读重要学术刊物所刊发的学术论文,积极参与相关重要学术会议,参与学术研讨活动,切实感受学科研究领域拓展和前沿领域问题研究进展,在清晰理解专业问题和核心观点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有助于理解和感受高等教育专业问题的学科通识基础,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明确自己未来的若干研究领域。
三、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创新性追求
对博士生而言,博士论文是其已具备科学研究能力以及科学研究发展潜力的学术证明,是在充分利用相关文献资料、数据和科学观点的基础上,在对国内外学术研究现状作出全面而客观的评述和把握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创新性的观点和结论。创新应该是博士研究生学术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博士研究生学术成就的最好证明。
(一)博士学位论文的创新表现
尽管不同国家的博士生学位授予标准、不同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内容彼此不同,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的指导风格和指导内容也各有差异,但在对博士论文创新性的要求上却采取了一致的立场。英国教授菲利普斯曾在吸收借鉴其他学者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归纳出博士论文“独创性贡献”的15种表现形式,如第一次用书面语言把信息的主要部分记录下来;继续前人做出的独创性工作;开展导师设计的独创性工作;在即使并非独创性的研究工作中,提出一个独创性的方法、视角或结果;在证明他人的观点中表现出独创性;将某一新方法应用于新领域;为一个老问题提供新证据;等等。
通俗地说,博士论文创新的形式多样,对“创新”的理解可以多样化,也需适当“弱化”创新的神秘感。创新可以很宏观,也可以很微观,作一个简单的类比,假如可以把写作一篇博士论文比喻为建造一所新房子,建一所新房子是创新,设计出一扇新款式的窗户也是创新,为窗户安装一副新窗帘是创新,为窗帘新设计出一套新的安装方式,也是创新。
根据个人体会,博士生学位论文创新可以从论文选题创新、理论分析工具或研究方法创新、研究材料创新以及研究结论创新等方面努力追求。
论文选题是整个博士论文写作的起点,也是博士论文创新性追求的起点。从所选研究主题已被研究的情况,可大致将论文选题分为填补空白性选题、拓展性选题和总结超越性选题三类。论文选题创新,即是选择一个新的或较少被关注被研究的问题开展论文研究。在博士论文选题环节,不但要指导博士研究生在广泛阅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逐步聚焦自己计划研究的科学或技术问题,同时要从选题的学科拓展意义、理论推进可能性、技术创新或实践指导意义以及论文选题可能性的创新空间大小等方面综合判断论文选题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分析工具或研究方法创新也是博士学位论文写作创新追求的重要内容。运用其他学科的概念或相关理论,运用一种新的理论工具分析一个就选题角度而言并不算新颖的科学或技术问题,往往也可以获得新的见解或研究结论。当然,不同研究视角的确定,不同研究工具的有效运用,有时也会让研究者获得新的认识,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研究材料(史料)创新是指在研究中运用新的文献材料或实证数据,对所研究的问题实施基于新材料或新数据的论证,以期获得新的研究结论。
如果说,论文选题创新是一种起点创新,新材料、新数据、新概念和新理论的运用是一种过程创新的话,那么研究结论创新就是一种终点或结果创新了。研究结论创新一般表现为,在科学或技术问题上提出前人未曾提出的观点,解决了技术发展的新问题。
创新性研究结论或研究结果的获得一般建立在选题创新或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研究材料创新的基础之上,很难想象,一篇在选题或研究方法层面“乏新可陈”的博士论文能够获得创新性的研究结论。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拥有选题创新,或者研究方法创新,或者研究材料创新,或者二者、三者兼而有之,也并不能必然导致研究结论的创新。
(二)博士学位论文创新的实践探索
博士学位论文创新是在论文选题、研究史料搜集、研究方法选用、研究视角确定、研究结论论证及获得等各个环节的一种研究实践行为,需要结合不同的研究问题、研究者专业基础和研究兴趣加以综合考量和实施。就论文选题创新而言,鉴于国内已有研究以法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问题为博士论文选题者较少,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借鉴同为实施教育集权制管理的法国实现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有效经验,在尊重所指导的一位博士研究生研究兴趣与意愿的基础上,讨论确定以“法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历史研究”为论文选题。在研究思路上,为体现承担法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主体责任的法国政府的作用,论文选取以政府层面的分析为视角,强化了该论文选题的创新色彩。论文作者还利用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研究生项目赴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访学一年的机会,亲历巴黎大学、ESSEC法国高等商学院和一些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利用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进行实证研究。论文在梳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法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构历程、解析放权、干预、国际化、改革绩效与追求卓越等不同历史阶段法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主题的基础上,提出自主与责任为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前提,评估是法国政府推动高等教育质量体系的杠杆,高等教育均衡化发展是实现高等教育公平与质量保障的统一,高等教育国际化和职业化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新趋势。这些研究结论为我国实现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以博士学位论文《法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历史研究(20世纪80年代至今):基于政府层面的分析》为基础修改出版的学术著作《法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基于政府层面的分析》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并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九次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注重运用其他学科的概念和理论分析外国高等教育史的相关问题,也是我们在论文指导实践中较为强调的寻求论文创新的有效途径。一位博士研究生以“美国大学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作为论文选题,选择以“知识分子”为研究视角,以“知识分子理论”为理论分析工具,通过对“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以学院知识分子为代表的美国大学教师职业遭遇的历史解析,诠释了以知识传播、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为主要职业责任的大学教师的知识分子品性。大学教师的知识分子品性既赋予大学教师职业以精神与价值的维度,同时也成就了大学作为知识之都的荣耀与光辉。这一认识既深化了关于大学教师职业内涵的理解,同时从一个新的视角诠释了具有知识分子品性的大学教师之于社会进步、大学发展和学生培养的价值和意义。
2019年指导毕业的一位博士研究生选择以“中世纪大学生活”为研究问题,该生有效利用在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访学的机会,充分利用伦敦玛丽女王大学“中世纪大学资料库”丰富的文献史料,最终完成了一篇名为《追寻智慧之光:中世纪大学的学生生活》的博士学位论文,其中大量运用了中世纪大学章程、教皇教令、中世纪大学学生信函、道德手册、学生手册、学生毕业证书、原始手稿等文献史料。正是基于翔实丰富的文献史料,该博士论文得以对中世纪大学学生生活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解析。一位论文盲审专家曾对该论文作出这样的评价:论文“形成了中世纪大学学生生活,特别是学业和学习生活较为丰富的和立体的认识。论文尤其对学生入学前和求职就业阶段生活的研究,这在以往的研究中是不多见的。论文……是一篇优秀的博士论文。”
当然,有关博士研究生专业基础厚植、学科通识基础强化以及博士学位论文的创新性追求,都是基于博士研究生和指导教师在彼此尊重、平等研讨的过程中,在学术自由的氛围中开展的,因而构建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旨在探索创新知识的学习共同体至关重要。
作 者
●王保星,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上海 200062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20年第7期第14-18页
栏 目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中国高教研究
微信号 : zggjyj1985
投稿平台:
http://editor.hie.edu.cn